前不久,在国家发改委和贵州省主办、中国网络电视台和贵阳市承办的2018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上,众多专家表示,电子商务通过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海量数据资源正帮助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更加协同高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成为驱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动力。
当前,我国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电子商务市场。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B2C(商家对个人)销售额和网购消费者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电子商务正在从消费向设计、生产、流通等线下领域拓展。
在峰会首次设立的“媒体+电商”分论坛上,中国网络电视台董事长、总经理钱蔚提出,和传统电子商务相比,新的电子商务最大特点在于融合,电子商务不再只是“流量化”,还需要“粉丝”共享。应用的场景也从网上购物发展到了多场景、线上线下互动的融合形态。媒体拥有强大精准的用户数据,加上新技术应用,未来可为电商提供更多可能。
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使人工智能深入到每一个购物环节,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又进一步拓展了电子商务的应用场景。美国eBay全球副总裁田卫认为,人工智能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和交易效率两个方面: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给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智能定价、库存预测等功能则帮助卖家实现更加精准的营销,提高经营效率。以图像识别技术为例,经过海量图片训练,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时装发布会或时尚杂志上的时尚元素、颜色的分析,推断出下一季的流行趋势和流行色。
与此同时,海量数据让人工智能学习得更快、变得更“聪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又创造出更有意义的大数据。有了数据,就可以对消费者有更加准确的理解,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商品和服务,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专家表示,在保护好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将大量的交易数据、产品数据、用户信息和购物偏好,以及全球的地理位置信息、人们的社交用户数据等进行整合,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就可以获取市场洞察力和用户画像等。对消费者的准确理解反馈到电商产业上游的渠道商、品牌商、制造商乃至更前端的设计环节,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就会有效地体现在产品中。